射雕中元節限定外觀即將上線參與活動免費領

七月十五日元夕,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唐六典》所記的中元古俗,本是道教地官赦罪的齋醮之日,后與佛教盂蘭盆會的典故交融,演變為
焚紙錢、放河燈、祭鬼神的民俗盛會,也就是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中元節。

一年一度的中元節即將悄然而至。宋代《歲時廣記》曾載汴京中元節習俗:市井賣冥器靴鞋,皆紙做而成,《東京夢華錄》中也曾描繪過 鬼市
盛景。《射雕》從各類典籍與民俗中取材,以傳說中的黑白無常為靈感,為各位少俠帶來了這套中元節限定外觀【無常】,將千年民俗記憶,化作少俠們身上的衣冠。

【無常】將會在9月6日開放的節日活動玩法中免費獲取,少俠們敬請期待!

男款取材于古代白無常謝必安的經典形象,融合了許多明清時期鬼神畫像的視覺特征。素白廣袖袍服采用漸變染色,走動時如魂魄飄曳,恰如《聊齋》中鬼氣凝而為形的飄逸感。帽子上用墨筆寫著一見生財四字,彰顯白無常的身份。

女款則取材于相對的黑無常范無咎。服飾以玄色漳緞為骨,裙擺做漸變效果。腰間鎖鏈來自黑白無常勾魂索命的形象,帽上刻標志性
天下太平字樣,帽下銅錢銀鈴吊墜輕響,暗合無常至則鈴聲先聞 的民俗記憶。

無常

將近兩千年前,張衡在《思玄賦》中曾有唯天地之無窮兮,何遭遇之無常的感嘆。這套取材自黑白無常的外觀,也處處體現著對傳統民俗和民間傳說故事的還原與用心。

在細節上,兩款外觀均做了不少考究。以腰飾為例,腰上系掛著的銅錢,契合黑白無常在各類民間故事中獎善摒惡,善者一見生財的形象。而另一側的無常面具和纏繞的鎖鏈,恰如這對組合在傳說中往往同時還扮演著索命鉤魂,懲戒罪人的無情面貌。衣擺流動之間,是千年民俗里對善惡有報的敬畏。

中元夜,無常至,這套凝結著民俗文化與現代美學的【無常】外觀,既是對傳統神祇形象的演繹,也是江湖兒女體驗民俗傳說的媒介。當少俠化作黑白無常,行走在《射雕》的世界里,或許能感受到那份
善者見喜,惡者見懼 的古老情感。

后續雕子仍將深耕文化主題外觀,將更多歷史典故與民間傳說化作江湖華服。9月6日,少俠不妨于中元節的限定活動中留下身影,在活動中獲取這套獨特的外觀——
畢竟,這江湖最不缺的是故事,最難得的是有少俠愿以衣為媒,續寫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