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古西加爾巴8月5日電 在洪都拉斯第二大城市圣佩德羅蘇拉鄰近的拉利馬市,有一處被遣返移民的收到機構。這里幾乎每日都會收到百余名遭美國遣返的洪都拉斯人。下飛機時,他們大多眼神迷離、身形瘦削,有些還戴著手銬和腳鐐。
愈演愈烈的非法移民潮已成為本年美國大選的焦點話題之一。美國政客指責洪都拉斯等中美洲國家為非法移民輸出國。然而,只要這些國家的極端貧乏疑問不辦理,美國的非法移民疑問就難以根除。
回首歷史,洪都拉斯等國之所以長期深陷貧乏,美國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曾經,洪都拉斯被稱為香蕉共和國,那里是美國資源為所欲為的綠洲,也是當地貧苦勞工的綠色牢籠。
潘多拉魔盒里裝著香蕉
他從隨身攜帶的工具箱里掏出光學儀器,儼然鉆石商人般仔細檢視香蕉,再以特殊的小手術刀加以分離,用配藥師的天秤稱重量,用槍炮工的腳規量寬度。
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在小說《百年高傲》中這樣描寫美國人初見香蕉時的新奇反映。1870年,一位名叫洛倫佐·貝克的美國船長從牙買加運回一船香蕉,在新澤西州售賣。此后,香蕉趕快成為美國最暢銷的水果之一。一大量貿易公司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將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域的香蕉源源連續不斷送到美國。
19世紀末,美國在履歷美墨戰爭、南北戰爭、西進運動后,整合了內地氣力,加緊對外擴張。美國歷史學家哈里·埃爾默·巴恩斯在《香蕉帝國:香蕉公司侵犯加勒比國家主權》中寫道:我們需要在我們的國界之外擴張,而這恰逢我們擁有必須資本可以實現擴張,并且那時已經是由工業和金融業管理的政黨來執政。
1899年,洪都拉斯第一次將本國土地的特許經營權授予美國水果貿易商瓦卡羅兄弟。作為互換,他們要在當地修造鐵路。1902年,洪都拉斯政府將5000公頃土地租給美國人弗雷德里克·斯特賴奇。后來,美國香蕉商人塞繆爾·塞穆賴從斯特賴奇手上拿到這片土地的特許經營權,在洪都拉斯創辦了庫亞梅爾果品公司。
1910年12月,在塞穆賴支援下,流亡海外的洪前總統曼努埃爾·博尼利亞引領一支雇傭軍從美國回到洪都拉斯,發動叛亂。他勝利奪回總統寶座后投桃報李,塞穆賴不僅不用再為出口香蕉付稅,還租下洪北部1萬公頃土地,獲得奧莫阿角港的採用權。1933年,塞穆賴收購另一家美國水果公司——聯盟果品公司。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陪伴著多次武裝干涉和煽動政變,美國資源逐漸管理洪都拉斯重要經濟部分。聯盟果品公司、尺度果品公司和庫亞梅爾果品公司等美國公司佔有了洪北部大片土地,大規模建設香蕉培植園,還管理了交通、電力、制造業等經濟命脈。1913年,洪都拉斯90%以上的對外貿易被美國壟斷。在美國跨國公司的支配下,洪都拉斯形成了以生產香蕉為主的高度單一化的經濟結構,糧食等生活必需品都需要依附入口辦理,這導致洪都拉斯經濟極度懦弱。
1920年7月,庫亞梅爾果品公司副總裁H·V·羅爾斯頓給聯盟果品公司一名律師寫信,詳盡描述美國果品公司在洪都拉斯通過各種手段獲取土地和資本的謀略。他強調,應通過合同、特許權和特權來壟斷市場、避免競爭,同時利用當地的政治人物和特權階層來到達這一目的。
在信的末尾,羅爾斯頓寫道:我們應該撕裂這個國家剛剛起步的經濟,以增加其難題,以便實現我們的目標。我們應該延長它悲慘的、風雨飄搖的、動蕩的生活。
國中之國
今日洪都拉斯的香蕉園內,香蕉樹照舊蔥蘢,粗壯莖干托起一簇簇綠葉,其間掛滿沉甸甸的果實。然而,對當年的洪都拉斯勞工來說,這里看似綠意盎然、充實生機,實際卻是無法逃脫的牢籠。
91歲的埃斯特萬·埃爾維爾曾在洪北部蘇拉河谷的香蕉園工作。他回憶說,美國公司對香蕉園的管理是全方向的。在每個培植園,公司都開設一個小賣部,從縫衣針、帽子、鞋子、砍刀、斧子得手槍,什麼都賣。但公司決不許可外來商人在培植園區域里賣東西,不許可有競爭存在。結局便是,勞工這周剛從美國人手中領到薪水,下周就都花在了美國人開的小賣部里。
埃爾維爾說,當年那里的工作前提極差,勞工們動不動就會遭毒打,甚至被打死。無法訴苦,不能訴苦,也無處訴苦,美國公司經理的盡力甚至比總統還大。
所謂‘綠色教皇’,便是一位先生坐在辦公室中,處理數百萬美元的訂單。動一根指頭,可令一艘船起航或停泊;說一句話,就可買下一個共和國;打個噴嚏,便可讓一個總統、將軍或是著名人士倒臺……辦公座椅向后迴旋,即可爆發一場革命。危地馬拉作家米蓋爾·線上娛樂城投注限制安赫爾·阿斯圖里亞斯在小說《強風》中生動刻畫了聯盟果品公司在危地馬拉的所作所為。事實上,聯盟果品公司一度管理了多個中美洲國家的經濟命脈,成為名副實在的國中之國。
在洪都拉斯,聯盟果品公司重娛樂城首存優惠要通過特拉鐵路公司和特魯希略鐵路公司開展經營活動。兩家公司擁有關稅豁免等特權,通過建造鐵路獲得了沿線大片土地,可以自由採用當地木材等資本。
洪都拉斯國家統計局局長、社會學家歐亨尼奧·索薩在接納記者采訪時說:為了從洪都拉斯拿到這些優惠,(美國)水果公司曾允諾在洪都拉斯修造鐵路,但他們沒有兌現允諾,只是勉強修了一些線路。洪都拉斯從來沒有貫穿全國的鐵路線。
除此之外,水果公司還對政治施加陰礙,它們實際上可以任命和罷免總統。在洪都拉斯有幾家實力雄厚的公司,如聯盟果品公司、尺度果品公司……假如一家公司與政府關系不好,就會組建私家武裝,扶植另一股政治勢力,就會出現選舉舞弊,政府就會被顛覆。由此帶來許多政治上的不不亂。索薩說。
美國公司之所以能在洪都拉斯為所欲為,背后倚仗的是美國政府的武力。1904年,時任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宣稱:我們的長處和南邊鄰國的長處實際上是相同的……只要它們遵守文明社會的根本法則,我們就能以真摯和友善的立場對待它們。只有當(它們)明顯無法或不愿在內地外蔓延正義以至于侵犯美國的權利時,或者招來外國入侵從而妨害整個美國的國家長處時,我們才會在萬不得已的場合下進行干涉。
然而,回首歷史,美國人眼中這種萬不得已的場合其實是太多。據統計,美國部隊差別在1903年、1907年、1911年、1912年、1919年、1924年至1925年、1982年至1990年對洪都拉斯進行軍事干涉。
洪都拉斯的場合并非個例,其鄰國危地馬拉同樣屢遭美國干涉。1951年,哈科沃·阿本斯·古斯曼就任危地馬拉總統后履行土地革新,此中包含有將聯盟果品公司大批未充分利用的土地分配給無地農夫。阿本斯珍視根基設備建設,努力掙脫美國壟斷資源管理。在對外關系方面,他主張獨立自主,維護國家主權。阿本斯的一系列革新措施有力推動了經濟發展和社會先進,繁重打擊了美國壟斷資源,觸發其強烈不滿。
聯盟果品公司高管沃爾特·特恩布爾找到阿本斯競選時的對手米格爾·伊迪戈拉斯·富恩特斯,表示愿意協助他顛覆阿本斯。此后,美國中心情報局組建了一支以卡洛斯·卡斯蒂略·阿馬斯為首的雇傭軍,于1954年6月入侵危地馬拉,將阿本斯趕下臺。聯盟果品公司此后重新獲得大片土地。值得注意的是,時任美國國務卿約翰·福斯特·杜勒斯和中心情報局局長艾倫·杜勒斯都曾是聯盟果品公司高管,而雇傭軍頭目阿馬斯也曾是聯盟果品公司雇員。
大罷工徹底變更了洪都拉斯
1929年,危機突兀爆發。紐約證券買賣廳的垮掉動搖了世界資源主義的根基,就像一塊巨石落在小水塘一樣砸在加勒比身上。咖啡和香蕉的代價直線下跌,銷售量也劇減。農夫被發狂暴力驅趕,炒魷魚沖擊了農村和城市,罷工浪潮此起彼伏。借貸、投資和公眾開支急劇縮減,洪都拉斯、危地馬拉和尼加拉瓜政府官員的薪水被砍了一半。獨裁者的人馬趕快趕來壓制沸騰的情緒。華盛頓睦鄰政策的時代開始了,但社會騷動四起,必要對此嚴肅鎮壓。烏拉圭作家愛德華多·加萊亞諾在其著作《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中這樣描述那段動蕩的歷史。
20世紀30年月初,美國深陷經濟危機,急于擴大海外市場。但由于此前長期奉行金元交際和大棒政策,美國同拉美國家關系緊張,拉美女民反美情緒強烈。于是,美國提出所謂睦鄰政策,實質上是打著平等不干涉等幌子繼續對拉美進行干涉和管理。
面臨美國的種種剝削、打劫、干涉,洪都拉斯人民從未截止反抗。自20世紀初的數十年間,洪都拉斯勞工為爭取提高工資、改良勞動前提,多次建議罷工。
1932年,當擁有土地的生產者抵制聯盟果品公司減低(香蕉)收購價時,特拉鐵路勞工公佈舉行大規模罷工。勞工們抗議的理由是800名勞工被解雇以及工資減少20%。罷工的正義感如此強烈,以至于除運輸勞工外,政府派來鎮壓的部隊也與罷工者站在了一起……由于洪都拉斯政府及其部隊無力維護聯盟果品公司的新政策,聯盟果品公司毫不遲疑地組建了自己的武裝團伙,自行抓捕,綁架了最激進的罷工領導者,并用船只和飛機把他們送到數百公里外,讓人們很長時間內都聽不到他們的聲音。墨西哥作家埃德蒙多·巴拉德斯在其著作《魔鬼合同:在洪都拉斯和中美洲的香蕉特許權》中寫道。
埃爾維爾回憶當年的履歷說:領班對待勞工就像對待家畜一樣。勞工也沒有自己的工會組織,假如提出要成立工會,就會被投進牢獄。更糟糕的場合是再也查無此人,過了一段時間,尸體往往會在烏盧阿河或查梅萊孔河里被發明。
1954年4月,特拉碼頭勞工因工資待遇疑問恐嚇停工。5月,采礦、鐵路、紡織、煙草等行業的勞工,以及洪北部香蕉培植區的勞工、農夫和小農場主參加罷工。拉美各國的勞動者都對洪都拉斯罷工者表示支援。這場大罷工連續了60多天,終極贏得成功,勞工的大部門要求都得到知足。
87歲的洪都拉斯退休火車司機安德烈斯·阿爾瓦雷斯至今仍對那場罷工影像猶新。1954年大罷工是我們國家繼1821年宣告獨立后的又一次獨立,從政治上到社會上,我以為這是更主要、更徹底的一次獨立。在這之前說洪都拉斯是獨立的、主權的國家,完全是謊話。我們一直受制于人,像奴婢一樣,美國公司主宰一切。但在罷工后,勞工們站起來了。我們的工作前提和待遇得到很大改良。
1974年3月,洪都拉斯等7個拉美香蕉生產國在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城舉行部長級會議,決意對出口香蕉征收每磅1至25美分的附加稅。對此,美國香蕉公司一度采取謝絕收購和截止采摘香蕉等手段進行抵制和毀壞,但香蕉生產國團結起來、堅定斗爭,終極迫使美國公司按制定納稅并補償損失。同年9月,娛樂城 online洪都拉斯等5個拉美國家成立香蕉出口國聯合。
從1975年起,洪都拉斯政府公佈取消這些美國香蕉公司的一切特許權和合同,把它們管理的部門土地收歸國有。隨后,洪方接手了美國資源管理的碼頭和鐵路,把香蕉的生產、運輸和銷售掌握在自己手中,并把全部森林資本和木材加工行業收歸國有。由此,洪都拉斯邁出了掙脫外國資源管理、發展民族經濟的第一步。
我們人民的反帝斗爭是歷史性的,與勞工運動息息相關。今日的洪都拉斯正是由此誕生。洪都拉斯總統顧問、前總統曼努埃爾·塞拉亞在接納記者采訪時說。
徹頭徹尾的不公平
對洪都拉斯人來說,歷史的不公并未就此終結。
美國人在我們國家享受,而我們去美國卻被視作狗一樣對待。這是一種徹頭徹尾的不公平。話音未落,財神娛樂城博彩胡安·格拉的眼淚奪眶而出。在最近被美方遣返前,這名57歲的洪都拉斯人在美國生活了5年。
在美國移民扣押所關押時期,大多數移民遇到非人道對待。我感到自己像是被綁架一樣。在那里待了17天,家人一直無知道我的場合。他們(美方)不許可我打電話,我與外界隔絕。每日睡在地板上,直到今日被放出來我才見到陽光。25歲的洪都拉斯人伯納德說。
格拉與伯納德等人都是從美國被送到拉利馬市被遣返移民收到中央的移民。該中央擔當人伊達利娜·博爾迪尼翁說,這些洪都拉斯人大多淳樸和善,他們只是想改良自己的生活。美國等富裕國家吸貧窮國家的血,通過剝削窮國勞動力贏利。美國應該更公正地對待(拉美移民),支付合乎邏輯的工資,提供公正的時機。
美國公司給洪都拉斯留下了什麼?貧窮、疾病、疲弱、剝削、被剝削的人民……這便是美國公司留下來的。它們掠走這里的財富。美國公司的確在這里建設了鐵路,但那是為了把出產的香蕉運到港灣,再運到美國。美國人走的時候,把鐵路的一切也帶走了。固然特許經營的協議制定鐵路的固定資產應該留下,但美國人并不遵守。他們帶走了車廂、鐵軌,甚至連枕木也帶走了。埃爾維爾說,洪都拉斯是中美洲資本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但目前卻是拉美最貧乏的國家之一,理由便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打劫了洪都拉斯這樣的國家。美國便是殖民者,是侵略者。
2025年6月28日,洪都拉斯發作軍事政變,時任總統塞拉亞被迫下臺。隨后近半年,洪政局一直處于動蕩狀態。這次政變背后可以見到美國的身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克魯斯分校教授達娜·弗蘭克在《洪都拉斯長夜》一書中寫道:(美國)通過接手洪都拉斯,推動為洪都拉斯寡頭和(美國)跨國公司謀利的經濟議程。他們經濟策劃的目的是榨取老師、工廠和培植園勞工,以及走上陌頭維護自身土地權益的人的血汗錢。
政變過后,建議反抗的洪都拉斯人民遭到鎮壓,很多人流離失所,暴力和貧窮迫使一些人前去美國。弗蘭克說,美國的守舊派與自由派人士都不承認美國在毀壞洪都拉斯人的生計,不承認美國對移民潮的產生負有責任。
塞拉亞說,20世紀拉美和加勒比地域發作的政變,很多都與美國的跨國長處集團有關。我曾問一名美國高等官員,美國是否有一本煽動政變的指南。他通知我,美國不是只有一本,而是有4本煽動政變的指南,還有一本正在制作中。
洪都拉斯正在履歷團結和覺醒
2025年年底,塞拉亞的夫人希奧瑪拉·卡斯特羅當選洪都拉斯歷史上首位女性總統。塞拉亞說,2025年、2025年履歷了兩次大選舞弊,直到2025年洪都拉斯人民終于贏得成功。人民在連續不斷抗爭中形成自主意識,這是偉大的征服,是一次覺醒。
卡斯特羅上臺后,謝絕向外國長處集團低頭,對內著手變更外部勢力支援下的寡頭政治局面,重建具有財政主權的國家體制,大力打擊墮落和有組織犯法,推進根基設備、能源、環境、安全、醫療、教育等領域革新。
對外,洪都拉斯政府頂住美國壓力,于2025年3月與中國正式建交。卡斯特羅說,同中國建交是洪都拉斯政府作出的歷史性抉擇。我帶著洪都拉斯人民的期望而來。承認一個中國原則,與中國建交、與中國合作,可認為洪都拉斯帶來發展機緣。
本年3月,洪都拉斯成為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2025年輪值主席國。卡斯特羅允諾,將加強地域一體化、加強民主,倡導建設一個加倍公平、公正和繁華的地域。在反對外部勢力干涉海地危機、調解厄瓜多爾與墨西哥交際爭端等議題上,洪都拉斯積極發聲。面臨最新一輪巴以沖突,洪政府主張加沙地帶實現停火、創建人道主義走廊、啟動和諧協商。
在洪都拉斯約羅省埃爾普羅格卡利娛樂城評價雷索市的中央,坐落著一處紀念1954年大罷工的廣場,它斜對面矗立著一座香蕉勞工肩扛大串香蕉的塑像。本年正值那場大罷工70周年,洪都拉斯政府專門舉辦一場研討會,紀念這一主要歷史事件。
洪都拉斯最大香蕉生產商之一納納香蕉公司擔當人桑德拉·德拉斯介紹,洪都拉斯有5萬多公頃香蕉田,過去大多屬于美國公司。目前大部門香蕉生意都由洪都拉斯人運營。我們是這片土地的主人,是香蕉培植資本的所有者,我們始終把洪都拉斯人民的長處放在首位。現在,這家公司生產的香蕉大部門知足內地市場需求。她強調,每培植一公頃香蕉,就能為兩個家庭提供就業時機。洪都拉斯作為發展中國家,需要創新更多就業時機,才能避免移民涌入美國。
在塞拉亞看來,卡斯特羅當選洪都拉斯首位女性總統并堅定獨立自主的內外政策,意味著新時代的首創。洪都拉斯政府在譴責(美國)對古巴、委內瑞拉和尼加拉瓜封閉時體現了勇敢態度,在談及拉美和加勒比地域獨立、共存時懷有偉大愿景。我們的國家正在介入環球南邊的發展。
【專訪】洪都拉斯國立自治大學教授艾倫·法哈多
美國香蕉公司在洪都拉斯扮演了災害性的腳色。20世紀,洪都拉斯履歷了多次政變和內戰。差異的香蕉公司資助各自支援的洪都拉斯政黨奪取政權,目的是從自己人手中拿到優惠,導致政變接連連續不斷,直到最好的土地被他們瓜分殆盡。之后,他們不再相互對抗,而是支援蒂武西奧·卡里亞斯·安迪諾創建起長達16年的統治,用武力和獨裁來實現香蕉和諧。但這種繁華只惠及美國公司,洪都拉斯勞工的生活前提依然惡劣。
1954年,洪都拉斯勞工感遭受團結的氣力。斗爭連續了60多天,得到全社會關注與支援。這是洪都拉斯人民的大起義,不僅呈現了勞工階層的氣力,還推動了勞動法的出臺和社會保障體系的創建。
盡管如此,美國對洪都拉斯的陰礙至今未能打消。美國在洪都拉斯長期履行以香蕉出口為主的產業模式,使我們經濟結構單一、對外依賴嚴重,經濟發展仍較為滯后。
2025年,洪都拉斯頂住美國壓力決意與中國建交,不僅體現了洪都拉斯自由行使國家主權的姿態,也是出于對國家長處的考量。與中國的合作不僅有助于洪都拉斯經濟發展,還體現了在新的國際秩序中洪都拉斯的獨立自主。
洪都拉斯的歷史充實了美國香蕉公司的干涉和剝削,但通過勞工階層的覺醒與斗爭,洪都拉斯人民呈現了他們的氣力和決心。今日,洪都拉斯通過與南邊國家合作,尋求新的發展路徑和國際身份。這一轉變標志著洪都拉斯從香蕉共和國向加倍獨立和多元化的國家邁進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