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證指數延續弱勢,銀行板塊卻屢創造高。
截至8月20日收盤,上證指數跌093%至286666點,深證成指收跌124%,創業板指下挫134%。銀行板塊卻逆勢走強,中證銀行指數(399986SZ)收漲03%,已是持續四個買賣日上漲,在上證指數已累計下跌245%的8月,該指數創下369%的漲幅。
銀行股年內被資金發狂購買,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五家國有大行股價更是相繼創下新高。農業銀行即日盤中創下最高價494元,建設銀行截至收盤股價報818元,工商銀行股價盤中攀上64元最高點,中國銀行也在盤中創下497元的最高價,交通銀行盤中漲至最高價798元。
業內人士解析以為,銀行股本身低估值但高股息,具備部署價值,多路資金增持尤其是ETF資金涌入成為銀行股被買爆的根本邏輯,疊加近期多家上市銀行陸續披露期中考成果單,凈息差出現小幅企穩趨勢,推動銀行股連續上漲。
闊步上漲的銀行股
A股市場個股一片下跌之際,銀行板塊卻闊步上漲。本年以來,中證銀行指數已創下1992%的漲幅,累計幅度將近遇上2024年全年的2265%。
多只個股也紛飛創下近五年內最大漲幅。截至8月20日收盤,6只銀行股累計漲幅過份40%,差別是南京銀行、交通銀行leo娛樂城註冊方法、農業銀行、成都銀行、工商銀行和杭州銀行。僅3只銀行股出現下跌,差別是鄭州銀行、蘭州銀行和民生銀行。
在本年以來機構避險情緒升溫下,銀行板塊具備高股息和低估值特征成為資金優選,疊加上年以來市場防御性情緒提拔,更是催化了銀行板塊的行情。一位公募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資產荒下銀行板塊的分紅邏輯具備部署價值,可以將其視為固收類資產,同時其較低的市場估值,使得銀行板塊仍有上漲空間。
跟著近期上市銀行半年報披露,平安銀行和滬農商行兩家的分紅方案也成為投資者關注焦點,還有15家銀行此前已確定將預備實施中期分紅。回首上市銀行2024年的分紅方案,Wind數據顯示,共有41家上市銀行合計分紅6133億元,此中六大行累計分紅4133元,占比近七成。
市場無風險利率系統性下行,并顯著低于銀行的股息率。浙商證券銀行業首席解析師梁鳳潔以為,由于地產周期進入下半場,各類金融產品打破剛兌,2024年開始住民可獲得的無風險利率系統性低于銀行股息率,存銀行不如買銀行成為現實。
截至最新收盤日,42只上市銀行股中,有39只股息率過份3%,最高的平安銀行到達了933%,五大國有行平均股息率到達477%,建設銀行為489%。
除了大手筆分紅帶來的高股息,銀行股的低估值也是資金部署的主要邏輯。上市銀行的高利潤與低估值已是老生常談,背后是與利潤相關的因素,比如凈息差、收入變化、資產欠債規模與結構等,都能成為低估值的推手。但無論如何變化,從市凈率這一指標來看,上市銀行的估值明顯處于低位。即便年內銀行股迎來瘋漲行情,截至最新買賣日收盤,42只上市銀行股市凈率都在1倍以下,民生銀行最低為028倍。
漲幅再怎麼高,看到銀行股的單價,實在許多都是個位數。前述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銀行股在整個A股市場中代價處于低位,后續仍有上漲空間。
哪些因素在助推?
綜合市場觀點來看,資金面被以為是這波銀行股上漲的重要推動力。而資金面重要來自于被動基金、保險資金和銀行理財,近期這一波銀行股再度上漲,重要是由於被動基金加倉。中泰證券銀行業首席解析師戴志鋒以為,被動基金是推動銀行股上漲的主要氣力。
年內,被動基金大幅加倉滬深300指數,截至最新收盤日,滬深300ETF資產凈值從年頭的1311億元增至2698億元,增幅已過份一倍;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華夏資產凈值增幅更是相近三倍。大批資金涌入,銀行股作為滬深300指數第一大權重行情,顯著受益。
依據興證謀略團隊的估計,截至上周五(8月16日),年內股票型ETF凈流入約6293億元,此中寬基類ETF凈流入6359億元。寬基類ETF是要點增量來歷,豪神娛樂城返水且此中流入最多的為跟蹤滬深300指數的ETF產品,年內凈流入約4477億元,占全部寬基凈流入規模的70%以上。
另一大類資金是保險。本年主導性的增量資金重要hoya娛樂城 老虎機是淘金娛樂城 註冊問題兩塊,一個是ETF,另一個是保險。這兩塊資金對銀行均有較高比重的部署,也因此成為銀行股上漲的主要驅動。一位券商銀行業解析師對記者說。
依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數據,截至本年上半年,保險公司保費收入累計同比增長1065%,保險資金運用余額較年頭增長962%。財險和人身險合計持有的股票和基金規模較年頭差別增加1369億和1693億元。在險資重倉股中,銀行持倉占比高達483%,較年頭提拔08個百分點。
不過,記者注意到,部門險資已賣出高漲的銀行股。8月20日,杭州銀行發表盤后公告稱,持股186%的股東中國人壽擬在公告披露之日起三個買賣日后的三個月內,通過會合競價或大宗買賣方式減持其所持公司股份,合計不過份110,092,230股,即不過份公司平凡股總股本的186%。
除了資金助推外,近期銀行業息差企穩也成為銀行股上漲的催化劑。日前,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披露的數據顯示,二季度商務銀行凈息差為154%,與一季度維持一致,體現出商務銀行凈息差收窄壓力逐漸緩釋。
商務銀行累計凈利潤的同比增速有所回落,但回落速度有所放緩。興業研究宏觀團隊以為,2024年上半年,商務銀行凈息差較2024年上半年下降1950個基點,該降幅較2024年一季度的同比降幅有所收窄。這可能意味著根本面見底回升還需時間。
未來怎麼看?
歷史上,銀行股幾回顯著超越大盤差別在2024年底、2024年中、2024年底、2024年底、2024年頭、2024年中。從過往銀行股上漲的邏輯來看,業內普遍以為,一般來說,會體目前經濟預期的拐點和流動性拐點。
一位私募基金合伙人對記者表示,銀行股根本面的驅動因素重要有兩個,一是資產質量,這是最為要點的驅動因子,另一個是信貸高增,也是推動業績高增的主要推動力。舉例來說,比如2024年,股份行、城商行相對漲幅靠前,資產端擴張速度為要點買賣變量,基建借貸高增的銀行漲幅相對更高。
一位銀行業內人士稱,短期來看,考慮到降息周期尚未解散、息差仍然承壓,信貸規模增速存在放緩趨勢,撥備反哺力度趨弱,預測銀行業績增速短期難言改良。
從上述兩個因素來看,上市銀行資產質量仍待優化。本年一季度,42家上市銀行中超半數銀行的不佳借貸率較去年末仍維持不變或下降,南京銀行下降幅度較高,不佳借貸率較去年末下降007個百分點。但部門上市銀行的撥備蓋住率較去年末有所下降。這一勢頭在上市銀行半年報中延續,從已披露期中考成果單的上市銀行不佳借貸率來看,有5家上市銀行上半年出現下降,4家與上年末持平,僅平安銀行一家出現上升。
上市銀行仍面對著信貸投放的挑戰,重要理由是全社會信貸需求疲軟。央行最新公布的7月份金融數據顯示,當月全社會社融增量為贏財神娛樂城7708億元,雖高于上年同期,但較6月大幅回落;社融口徑的人民幣借貸更是出現罕見負增長,新增規模為-767億元,是2024年7月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同比大幅多減1131億元。
也有不少機構持長期看好銀行板塊的觀點。東興證券銀行業研究員林瑾璐以為,銀行板塊部署的積極因素在增多,包含有入款成本改良歷程有望加速資產質量預期邊際改良等。中長期來看,當前利率中樞趨勢下行,資產荒壓力預測仍會延續,高股息紅利資產部署價值突出。在被動基金擴容以及率領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底細下,資金面有較強支撐,看好板塊部署價值。
相關報道
銀行股沸騰!四大行股價再創造高 南京銀行年內502%漲幅一騎絕塵
四大行續創歷史新高 A股市值一哥稱號易主!工商銀行228萬億登頂
銀行股重大突發!萬億大象接連起舞 股息率催動資金入場